掃一掃 直接在手機上打開
上世紀90年代,日本也面臨停車難問題,全國停車位缺口達到600萬個,每個城市都有幾十萬輛汽車停在大街上,找不到停車位。需求創造市場機遇,企業和政府共同努力,以Park24為代表的停車企業利用零星的土地辦理了眾多的停車場狹窄的人行通道和小馬路旁、便利店以及小型商鋪之間、寫字樓間的零散場地,并建設了城市停車誘導的物聯網平臺,疏導車輛進入停車位。目前來看,這種模式在解決城市停車難問題上,是非常成功的。相比之下,我們國內的停車管理企業目前還是靠人力管理,效率低下,現金流失嚴重,企業規模很難做大。由于人力成本升高,管理模式落后,企業發展遭遇瓶頸。當然,我們要想發展到日本的先進管理模式還有5-10年的路要走,主要原因在于:
1)停車費價格太低,和土地、服務的經濟價值不相匹配。企業和民間資本沒有投資停車場的積極性,目前主要靠政府政策要求配建停車位為主。一方面停車費未來10年按價值規律自我調整,一方面政府對停車行業仿照日本進行土地和稅收優惠,一方面停車企業提高運行效率,三方面結合才能使停車產業穩定盈利,良性發展。
2)汽車文明尚未形成。中國剛剛進入汽車時代,大家還沒有養成文明駕車的習慣,在物質文明的基礎上進行精神文明的建設,這一過程會比較長。估計10年后國內駕車者應該能養成日本目前文明駕駛、自覺繳費的習慣,為下一步自動化服務,提高停車管理效率奠定基礎。
3)物聯網和停車導航系統的建設和應用,國內目前剛剛起步,要達到日本的普及程度,估計還要3、5年左右的時間,這一點可以盡快趕上。
由于國內停車場和汽車總量都大于日本,所以我們的市場更大。我們應該加緊物聯網和停車導航系統的建設,普及汽車GPS動態導航和車聯網系統,同時帶動汽車文明的建設,提升停車場的利用率和周轉率,開展錯時停車、汽車充電等特色服務,提高停車資源的利用效率和經濟效益。盡快趕上發達國家的停車場管理水平的建議解決目前的停車難題,盡快趕上發達國家的停車場管理水平,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點入手:
1、政府應該鼓勵民間資本進入停車行業,給予土地、建設和稅收方面的優惠政策。
2、停車收費價格逐步放開,讓市場來決定價格,同時抑制開車出行的交通流量。日本近年部分地區的停車費由于競爭的原因已經下降,價格高低符合經濟規律。
3、在增加停車位供給的同時,政府應該加大違章停車處罰力度,疏堵結合,建議使用交通協管員來治理違章停車。
4、加快建設停車誘導系統、停車誘導物聯網系統,加大停車疏導力度,告訴大家那里停車方便,那里停車不便,引導車輛有序出行,實現錯時停車、月卡購買、車位預定等功能,投資少、見效快,使我們能短時間內趕上國外的發展水平。
5、調整停車收費價格模式,日本的收費價格雖然高,但是一般1個半小時后則費用封頂,這樣非線性收費價格模式比我們的線性價格更能抑制小汽車的交通出行量,值得研究參考。
我國這幾年汽車保有量迅猛增長,而停車場的建設不能快速跟上,大量的車輛違法占道停車,道路被擠占已經上升為交通擁堵的首要因素,和日本以前遇到的情況非常相似。另外日本城市的人口密度和車輛密度和我國城市類似,所以解決我國停車難題正好可以借鑒日本的發展經驗和教訓。